原创天地
首页 > 原创天地 > 正文
原创天地
守护净土不只是大学生的事儿
通讯社 发表于: 2015-03-24 17:43  点击:


近几年来,高校频出恶意伤人事件和自杀事件,“感谢舍友不杀之恩”这辛酸的自嘲已不再新鲜,对于大学生素质的担忧和批判形式却愈演愈烈,高校这片净土真的只剩下血腥和戾气了吗,大学生这个年轻的群体真的失去了青春应有的色彩吗?

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引社会担忧

投毒、谋杀、跳楼……社会批判大学生荒废青春、浪费父母血汗钱的余音未止,这一桩桩的悲剧再次引来社会对大学生的关注。一时间,大学生这个群体被扣上了漠视生命、不知珍惜、不懂感恩等帽子,评论“当今大学生已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大有人在,高呼“大学净土不复存在”的比比皆是。社会的忧虑蔓延开来,但高校悲剧却并未停止。

这一系列案件中,原因大体可分为三类:心理压力过大、消费畸形及感情受挫。这也使评论者认为大学生这些“天之骄子”心理过于脆弱,生活趋于奢靡,大学也因此乌烟瘴气,不再是灵魂的乐园。

个别极端案件不代表整体水平

根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测算,目前5%左右的中国人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心理疾病。与之相关的另一项调查显示,真正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只占总人数的0.32%。对比之下,大学生群体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一般社会群体。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张继明曾在接受采访时否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恶化的说法。张老师表示极端个案并不具代表性,在这类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简单地给当事人贴上大学生的标签,却忽略了具体情况。类似的极端案例在社会各阶层人群中都时有发生,只因媒体对其的较少关注,才显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原因复杂,不要把板子只打到大学生身上

如果社会的某一群体出现问题,板子绝不应只落在这一群体上,真个社会都应为此负责。如果说是个别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造成着一系列命案的真凶,那么导致这些大学生心灵扭曲的大环境更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普遍感到迷茫,对于理想和信仰的迷茫助长思考与提升自我时的惰性,对于情感与人际的迷茫滋养了顺应所谓潮流的盲目,对于未知明天的迷茫催化了今日的麻醉。

这种迷茫,其实是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过早承载了沉重的学习压力,个性得不到认可,在基础学习阶段,大部分学生并未培养成完整健康的价值观体系,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未能得到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

而面对未来,就业难的困境,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的窘迫,感情背后所需的巨额成本……都让充满一腔热血的大学生们无助无奈,而不得不面对的“拼爹”“走后门”这些不公平现象,也很容易使大学生尚未稳定的心理防线崩溃。

对于大学生伤人事件,大学生自身、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应该接受理智的审视,只把目光投在大学生身上,既不公平,也不理智。

正能量依然在,重要的是社会付出行动与信任

大学生里不乏上进者,大学校园内不少正能量。在面临诸多困境时,很多大学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创业的道路上有他们的汗水,支教的队伍里有他们的身影,爱心活动中有他们的心意……

现在由于接连发生的惨案,人人都为当代大学生的堕落叹息,甚至有些大学生自己都莫名觉得人生的悲哀,不得不说,如果一味的针对泛滥的新闻表达愤怒、忧虑甚至悲哀,那么不但对现有状况无益,还会因为不信任造成更多的大学生怀疑自我、否定自我。

普遍来说,任何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都难以完全消除极端的行为和事件,但是却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想办法,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所以与其猛击大学生,不如仍坚信正能量的存在,整个社会共同付出行动打造温暖的成长环境,共同守护这片净土。

 

                                                作者:杨玉双

                                                责编:蔡姣

 

关于菁园网站 | 发文统计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技术维护: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学生工作办公室 电话:0431-85166007

自2012年3月16日起,本网站网站访问次数